信網7月31日訊 “本以為是福利,沒想到是‘套路’。”近日,杭州市民王先生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則帖子引發網友關注,他在大眾點評參與的免費體驗活動,到店后商家不僅拒絕接待,還強行核銷其手機券碼。信網(熱線0532-80889431)調查發現,從線上抽獎、到線下促銷,“0元購”不兌現已成為橫跨多場景的消費痛點,看似“天上掉餡餅”的福利背后,藏著不少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暗礁”。大眾點評方面表示,商家在平臺可自主報名參與免費試活動,其活動既給消費者謀了福利,也幫助商家獲得曝光與流量,若商家因自身原因致中獎名額失效,平臺核實后會予以處罰。
免費體驗變“強制作廢” 平臺補償杯水車薪
據王先生在帖子中的描述,他在大眾點評抽中原價158元的足療體驗項目,可享受0元探店,他前往指定商家準備體驗。然而,到店后商家表示“無法核銷”優惠券,拒絕接待。王先生準備離開時,商家拿過他的手機,手動操作強制核銷了本應作廢的優惠券。王先生向大眾點評投訴,得到的解決方案是賠償30元。
王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從文章評論區來看,多數網友反映自己也遇到過此類情況。“0元購”不兌現的套路花樣百出,讓消費者防不勝防。在鄭州工作的張女士表示,她參與大眾點評的免費試活動,抽中了一家餐廳的免費試吃機會。當她按照活動要求查看訂單詳情時,顯示因商家無法接待,體驗活動已終止。張女士向活動平臺方多次溝通,最終給予她20元經濟補償。
直播間抽獎中獎不兌現 商家拿“內部規則”當借口
消費者林先生在某平臺直播間抽中品牌承諾的“0元電煮鍋”,客服以“同區域已有中獎者”為由拒絕兌獎。據林先生回憶,某家電品牌直播間明確標注“關注直播間并且加入會員,在主播宣導的抽獎時間之前有主播指定型號的當日有效付款訂單,且開獎后3分鐘內在直播間發言領獎,無其他附加條件。”
林先生中獎后客服告知他,“您所在的區域已有用戶中獎,按內部規則不能重復兌獎”。“從頭到尾沒提過區域限制,中獎了才拿‘內部規則’壓人,這不是明著耍賴嗎?”林先生認為此規則并不合理,自己浪費了時間精力,反而給商家直播間增加人氣和流量。
消協分析 直播抽獎活動問題多
信網調查發現,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發布的《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直播抽獎活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中獎后不兌現。消費者中獎后,經營者以各種理由不兌現或故意拖延長時間不發貨;二是中獎概率不明,經營者在直播間醒目位置宣傳中獎概率100%,但實際中獎概率極低或獎品多為虛擬商品;三是虛標獎品價格問題,經營者對直播間抽獎獎品標注價格遠高于相同商品實際價格。
針對免費試活動中商家不兌現的問題,信網采訪了大眾點評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商家可自行報名參與免費試活動,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福利的同時,幫助商家獲取曝光度與流量。按照規則,成功參與活動的消費者需在體驗后一周內為商家評價;若商家因自身原因導致消費者中獎名額失效,平臺核實后會對商家進行一定處罰。
青島市網絡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AI調解員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商家作為服務提供者,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不得利用虛假廣告或其他方式誤導消費者。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賣家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承擔連帶責任。這意味著第三方服務平臺,對于商家的違規行為負有一定的監管職責。如果平臺未能及時制止商家的不當行為,可能會面臨相應的法律責任。(解寧)
[來源:信網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