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7月31日訊 “如果不是我朋友告訴我,我現在都不知道自己早年的工作視頻被盜用了。”近日,楊女士向信網(熱線0532—80889431)反映,自己三年前在前公司錄制的一段護膚品推銷視頻,被一網購平臺的店鋪盜用。發現問題后,她緊急聯系了該網購平臺,按照平臺要求上傳一系列自證視頻,等了將近一個月視頻還沒有下架。
2022年的時候,楊女士還是赫本與兔美妝集合店的一名員工,因為工作需要她穿著黑色工裝錄制了一段圣羅蘭精華產品的介紹,視頻發布在了公司運營的視頻賬號里,后來離職時公司將楊女士錄制的這段視頻刪除了。
今年7月初,楊女士的朋友在某網購平臺搜索圣羅蘭精華時,發現了楊女士的視頻,楊女士看出來是三年前在公司錄的那個視頻。“視頻是在桑卓美妝進口專營店的一款產品首頁,視頻鏈接下顯示產品已經搶購了395件,視頻評論有328條。”
“視頻里我穿著工服講解產品,這侵犯了我的肖像權和隱私。”楊女士聯系了平臺客服反映問題,按照指引提交了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和日常生活照還錄制了驗證視頻,“即便完成這些,客服只說‘考慮下架’,至今一個月毫無進展。”
根據楊女士反映的問題,信網先是聯系了她之前任職的美妝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視頻早就已經進行下架,公司也不會出售員工的推廣視頻。信網也聯系了桑卓美妝進口專營店的工作人員,其表示店鋪沒有主動人為關聯這則視頻,已經對視頻進行了刪除,其他情況不清楚。
網購平臺的工作人員表示,平臺有一個視頻板塊,商家只要在其中開通允許達人講解商品這個功能,后臺會從素材庫中進行視頻匹配,“視頻庫中的素材大多都是平臺找人提前錄制好的,也有少部分是從視頻平臺中截取的片段,涉及到授權問題,我們將向上反饋進行優化。”
北京浩天(上海)律師事務所的單正國律師表示,如果當事人對視頻的相應證據做了保全,證明視頻被平臺盜用,可以以著作權人的身份起訴平臺,要求平臺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可以申請前公司配合提供證明,具體上升到賠償細節還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趙彥閱)
[來源:信網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