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拂過七載,青島鳳凰之聲大劇院已深深融入城市文藝肌理。7年來,這里上演700余場中外經典演出,從《白鹿原》到《戀愛的犀牛》,從鳳凰音樂節到郎朗演奏會,多元藝術在此交織,成為城市文化地標。
創新打造演藝新空間
“今年最大亮點是創新。”大劇院總經理馬蓉說。演藝廳升級為“鳳凰Live造音場”,7000㎡空間首創“主舞臺+T臺+圓形升降舞臺”模式,配合高清LED屏與全景聲系統,可容納3000-5000人,適配說唱、電音節、演唱會等多種形式。此前騰訊游戲“無畏契約”全國總決賽在此舉辦,吸引近5000名觀眾,外場互動區更打破虛實界限,讓觀眾沉浸其中。
多元活動拓展藝術邊界
7年來,大劇院持續引入涵蓋各年齡段的優質演出,“鳳凰有戲”品牌推出新年季、周年慶、兒童劇等系列活動。七周年慶期間,聯動多方呈現舞臺演出、電音派對、非遺市集等活動,將劇院延伸為市民共享的文化場域。同時,通過大師課、后臺探秘等活動普及藝術,讓文藝觸達更多人群。
“劇院+”激活消費鏈條
今年,大劇院推出會員專屬福利,聯動周邊商家打造“吃住玩”套餐,涵蓋卡丁車、飛行營地、海景民宿等折扣。新增的38米高“天空之境”玻璃水滑道、沙灘酒吧、啤酒花園等,讓劇院從演出空間升級為“藝術+生活”的文化聚合體。
“七周年是新起點,我們將讓‘藝術+生活’成為城市日常。”馬蓉說。文/圖 通訊員 陳蔚 記者 谷正原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