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7月30日訊 7月30日下午,青島市社會主義學院(青島中華文化學院)“國學進獄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講座第二十二講在青島監獄舉行。
本次講座為《了凡四訓》專題系列的第四講,本講以“謙德之效”為主題,由青島中華文化學院中華文化講師團成員謙祥老師主講。服刑人員通過線上線下同步參加學習。
課程以中華傳統智慧為橋梁,引導服刑人員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以謙德修身、以悔過自新,助力其重塑人生價值觀。
講座開始,謙祥老師以《了凡四訓》中“滿招損,謙受益”的核心思想切入,結合《周易》“謙卦”的深意,闡釋“謙德”不僅是立身之本,更是改過遷善的關鍵。他通過歷史典故與經典案例,剖析謙德對個人心性修養與社會關系的深遠影響:從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虛懷若谷,到范仲淹“先憂后樂”的謙卑格局,謙德始終是中華文化中修己安人的根本。
謙祥老師特別強調:“謙德不是軟弱,而是直面過錯的勇氣,是接納改造的胸懷。服刑人員唯有以謙卑之心省察自身,方能真正洗心革面。”他援引《了凡四訓》中袁了凡通過謙德轉變命運的故事,勉勵在場人員以謙德為舟,在服刑期間踏實改過,為未來重歸社會鋪就光明之路。
謙祥老師以“謙德與自我救贖”為主題,結合自身經歷分享感悟。他坦言:“曾經的傲慢讓我迷失方向,今天才明白低頭不是認輸,而是為了更好地看清前路。”講座中傳統文化智慧與真實的人生反思交織,現場反響熱烈,令在場者深受觸動。
作為青島市監獄系統與社會力量協同推進教育改造的創新實踐,青島中華文化學院“國學進獄園”系列活動依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已累計開展講座20余場,覆蓋數萬人次,社會反響良好。青島中華文化學院將進一步深化傳統文化與監獄教育改造的融合創新,探索多元化教育形式,以文化之力助力服刑人員實現從“監獄人”到“社會人”的蛻變,為平安青島、法治青島建設貢獻文化力量。(信網記者)
[來源:信網 編輯:陳燭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