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7月23日訊 7月22日大暑當天,青島市即墨區段泊嵐鎮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69歲的種糧大戶李思雨正在200畝玉米地里鋤草、查看長勢。他種植的“立原296號”玉米抗病性強,預計畝產可達1400斤。“國家支持種糧,雨水又勻,肯定能豐收。”李思雨望著綠油油的玉米田,身后動車呼嘯而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在毛家嶺四村,農民劉元浩操控著植保無人機,為玉米噴灑殺蟲劑和葉面肥。“以前靠打藥機或噴霧器,現在無人機一天能完成1000畝作業,還不重噴、不漏噴,解決了玉米抽穗期打藥碾壓秧苗和人工效率低的難題。”如今,無人機已成為即墨田間新寵,2人日作業量可達千畝。
走進當地葡萄種植基地,青綠藤蔓間掛滿飽滿果實。負責人欒韶彥正帶領工人為葡萄套袋:“套袋能減少病蟲害,提升品質。60多畝陽光玫瑰再過二十天就能上市,還試種了新品種,讓大家嘗到更多美味。”
大暑時節,即墨農民們忙著播種、管護,無人機與傳統勞作交織,在熱浪中勾勒出豐收的希望。(通訊員 張濤 記者 谷正原)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