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7月31日訊 正值暑期,很多家長在家帶娃是否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否翻看著各類網上的視頻后越發焦慮?7月30日下午,信新相映“銘醫堂”兒童健康課堂在嶗山區金家嶺街道魯信長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來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小兒外科的專家為家長們帶來了一場豐富的養兒科普講座,并針對家長遇到的問題進行現場答疑,活動受到在場居民的一致好評。
據了解,在此次講座中,來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孫超結合門診常見病例,從兒童功能性腹痛、日間尿頻和小兒便秘三方面入手,通過引用經典鮮活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家長清楚了解這些兒童常見病癥的原理及處理辦法。
“兒童功能性腹痛多發于3至12歲兒童,是一種腸道功能紊亂引發的病癥,其疼痛多為陣發性,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大多兒童可自行緩解,不影響生長發育。”孫超主任介紹,孩子在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無需過分緊張,首先要調整飲食,生冷、寒涼食物、奶制品要適量控制,如果孩子腸胃本就比較弱,可對這幾類食物限制嚴格一些,通常情況下只要控制1到3個月,癥狀即可明顯得到緩解和恢復。
此外,針對兒童日間尿頻問題,孫超主任也給出了詳細的解釋,他表示,日間尿頻這一癥狀主要發生在白天,其特點為剛尿完一次過了幾分鐘又要上廁所,每天反復多次,但這種現象在孩子精神較為集中時候發生率很低。
“像這種情況,首先在排除尿系感染問題后,此病癥往往與兒童的生理因素有著一定關系,如精神緊張,大腦皮層受到刺激所致,日間尿頻這一病癥大多孩子會出現在4到10歲這個年齡段,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這種癥狀會自行恢復,家長無需過分干預。”孫超主任說。
“在門診上,以上這幾類癥狀的兒童較為常見,且這些病癥大部分不需要做特殊處理,只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些,就能夠緩解或者避免。”孫超主任提醒,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上的短視頻和各類信息涌入人們的視野,家長們需理性看待,不要過于依賴網絡上的信息和說法,孩子出現癥狀時先要觀察,癥狀未得到緩解甚至加重時應到醫院由專業醫生診斷治療,不要在家自行給孩子口服各類藥物,以免因小失大。
此次“銘醫堂”兒童健康課堂走進社區,旨在通過開展家庭-社區-醫院一體化互動宣教,提高兒童外科常見多發病相關知識的普及,做到有效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提升兒童整體健康水平,為更多的老百姓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下一步,金家嶺街道將持續關注居民所需,根據居民的年齡層段不同,不斷豐富活動形式和種類,讓便民服務深入到轄區每個家庭,為轄區居民的身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記者 叢黎)
專家簡介:
孫超,男,副主任醫師,齊魯醫院(青島)首批英才計劃人員,齊魯醫院(青島)重點醫療技術-“腔鏡腹股溝疝”手術導師。
擅長:從事小兒外科工作十余年,對小兒普外、小兒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的診療,及微創手術治療闌尾炎、腹股溝疝、精索靜脈曲張、隱睪等疾病經驗較豐富。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