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多地公安機關查處多起網絡謠言案件,從“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到“百萬粉絲網紅遭勒索后自殺”……這些謠言或制造恐慌,或挑動對立,嚴重擾亂公共秩序。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必須堅決打擊網絡謠言,絕不能給謠言生存空間。堅持露頭就打,依法嚴懲造謠傳謠行為,提高違法成本,從根本上壓縮謠言的生存空間。
-
典型謠言匯總
-
-
77年難遇“七星連珠”即將上演?青島觀象臺:并不罕見
網絡中所傳的“連珠”,與行星張角跨度有關。張角跨度大,肉眼看起來距離比較遠,并不像“連珠”。行星張角跨度小,這樣的狀態更接近“連珠”,也更具有觀賞性。關于網絡中所謂的2月28日“七星連珠”,并不準確,因為這些行星最近幾天都在“連珠”,并非只有2月28日。
信網 2025-05-28 -
山東農業大學斥資百萬改賓館為留學生宿舍?假的!
經查,山東農業大學原農大賓館現已改為繼續教育學院(鄉村振興學院),主要承擔該學院教學、辦公職能,不存在所謂“留學生宿舍”情況。目前,學校針對外籍師生管理與我國師生管理不存在所謂“區別對待”的情況。針對網上不實信息,學校將視情況依法維權。
泰安互聯網聯合辟謠平 2025-07-14 -
羅某良發布“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網絡謠言被依法查處
經查,羅某良(男,32歲)于6月30日在互聯網平臺發布了所謂的“倪四道”院士的聊天截圖,內容涉及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造成該謠言信息傳播擴散,造成當地居民恐慌,擾亂公共秩序。
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 2025-07-11 -
南京紅老頭事件已核實237人身份?抖音:不實、已處置謠言1.4萬余條
抖音始終致力于維護清朗網絡間,針對“南京紅老頭事件已核實 257人身份”“11人被檢測出HIV陽性”這一謠言點,平臺迅速發現并主動與相關部門核實相關線素并立即進行處置。目前已累計處置相關謠言信息1.4萬 條,對傳播謠言網絡不是法的相關賬號予以處置。
信網 2025-07-19 -
煙臺考生中考后收到“查分”“作弊”短信?假的!
針對此類行為,龍口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高考考試成績均由官方統一發布,以通報發布的時間為準。“提前查分”“偽造作弊指控”“虛假錄取通知”“補錄名額”都是騙局,官方查分通道均應按照教育部門發布的信息為準。市民如果遇到此類短信或遭遇詐騙,可以撥打110報警或通過國家反詐中心APP舉報。
煙臺互聯網聯合辟謠平 2025-06-23 -
青島6月1日起電費改成分時計價?官方辟謠!
此類 “電費漲價” 的謠言并非首次出現。早在2023年11月,青島市網上辟謠平臺就針對 “12 月1日青島市電費漲價” 的消息進行了辟謠。此次流傳的謠言,只是在以往謠言的基礎上,對時間等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屬于典型的換湯不換藥。
半島新聞 2025-05-29 -
四川屏山一男子為了800元放火點燃工廠?警方:造謠!
犯罪嫌疑人文某于案發時被當場控制,據其供述,辭職是因為產生輕生厭世的情緒,急于拿到工資給母親后自殺了結,因自身愿望未得到及時滿足,遂產生破罐子破摔念頭,用報復企業的方式自我了結。
信網 2025-05-27 -
造謠“劉國梁試圖出境被捕”等不實內容 多個微博賬號被關閉
站方將積極履行主體責任,不斷完善微博辟謠工作機制,強化信息識別,加大溯源力度,對謠言信息及時打標簽加以引導,對違規賬號從嚴快速予以處置。同時也呼吁廣大用戶,理性討論,友善發言,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一道維護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信網 2025-05-30 -
網傳“山東一女子向丈夫索要5元買早餐遭拒后輕生”系不實信息
近日,網傳一則關于“山東一名女子向丈夫索要5元錢買煎餅果子當早餐遭拒后,選擇喝藥輕生”信息。經向省內各地和有關部門核實,網傳信息不實。
山東互聯網聯合辟謠平 2025-05-29 -
陳奕迅更新社交媒體回應去世傳聞 造謠賬號也曾發布成龍去世等內容
據悉,相關謠言內容采用AI合成語音、拼接過往照片,并偽造“臺灣疾病管理處聲明”,該視頻通過社交平臺搬運后引發恐慌。爆料此謠言的賬號一周前曾以相同手法編造“成龍去世”,以及涉及全紅嬋、張柏芝等名人的虛假新聞。
信網 2025-05-20
-
-
打破健康謠言 一切從科學出發
-
-
信你個guǐ | 猛猛喝水能解暑?夏季高溫誤區知多少
對于防暑補水,很多人其實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困惑或認知誤區。比如為什么會出現喝白水不管用甚至越喝越渴的情況、不出門怎么還會中暑等。
信網 2025-07-09 -
信你個guǐ | 5G輻射對人體危害很大?并非如此
嚴格來說,真正對人體輻射的不是基站,而是我們的手機,特別是手機信號不好的時候,它的功率發射是滿功率發射的,這時候輻射更大,所以老百姓可能忽視了自己身邊的小的終端,而更多地去關注一個龐然大物,基站實際上對人基本沒什么影響。
信網 2025-02-24 -
信你個guǐ | 紅霉素軟膏和眼膏功效一樣?當然不是
“是藥三分毒”,不管是內服還是外用,用藥須謹慎,請不要拿自己的健康當兒戲。哺乳和妊娠期婦女、兒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以及肝腎功能不良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安全用藥。
信網 2025-03-20 -
信你個guǐ | 夏天頭發出油需要天天洗?控制頻率很重要
夏日炎炎,早晨洗完頭第二天就“光彩照人”。只要洗頭速度快,頭油就追不上你?頭發油還真不是多洗洗就好。
信網 2025-06-18 -
謠言周一“劍” | 空腹看吃播會誘發胃炎?健康飲食很關鍵
空腹看吃播容易刺激唾液、胃液分泌,胃里沒有食物可供消化的情況下,胃黏膜會受到損傷。
信網 2025-03-17 -
謠言周一“劍” | 喝蘇打水能治胃???弱堿性飲品中和胃酸的作用不大
專家表示,蘇打水無論是天然的還是人工添加的,要注意適量飲用,尤其是一些有基礎病的人群,需要格外挑選不含糖或鈉鹽的蘇打水。
信網 2025-03-31 -
謠言周一“劍” | 維生素B1兌水能驅蚊?這些“小妙招”不可信
風油精 大蒜?維生素B1兌水?這些方法能驅蚊?NoNoNo。
信網 2025-06-30 -
謠言周一“劍” | 睡前多吃碳水就能擁有好睡眠?并非如此
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提升褪黑素和血清素的水平,這也是一些人在餐后感到困倦的原因。但如果你頻繁感到“暈碳”,這可能意味著你的飲食結構需要調整,或者壓力過大。
信網 2025-04-28
-
-
這些AI謠言,你信了幾個?
-
-
幼兒園大火32個孩子被困?網民用AI編造謠言被抓獲
網民劉某某為吸引眼球、獲取流量,使用AI工具在某平臺發布了一篇題為“幼兒園突發大火!火光沖天,3分鐘吞噬整棟樓!”的信息。甚至還謠稱“后門通道被臨時堆放的教具堵死,32名孩子被迫原地躲避,直到消防員破拆窗戶才脫險”,還提及“該園未通過最新消驗收...”,而這些均是毫無事實依據的編造內容。
棗莊市網絡舉報辟謠平 2025-06-20 -
利用AI捏造“跳樓”虛假警情 湖南一女子被依法處理
經查,該女子利用AI軟件制作該不實視頻,通過自媒體賬號發布,為吸粉引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當天,該女子被依法處以罰款500的治安管理處罰,相關視頻已被責令刪除。
信網 2025-05-06 -
農民工提塑料袋帶走母親骨灰?系AI捏造的謠言
經查,網民康某某為博取流量,謀取微薄利益,利用AI工具對包頭市殯儀館骨灰盒收費情況進行了杜撰,生成謠言信息在互聯網平臺發布。包頭公安機關依法對康某某作出行政處罰。
信網 2025-04-28 -
天然氣價格上漲?一網民借助AI造謠被行政處罰
經查,該信息由網民鄭某發布。經核,鄭某使用某AI工具,提出帶有“南寧”“燃氣”“漲價”等關鍵詞的詢問后,AI工具給予了以上回復。鄭某得到信息后,在未核實信息真實性的情況下將該信息直接截圖,發送至互聯網群組中。因有關內容涉及民生領域,造成該謠言信息快速傳播。
公安部網安局 2025-04-11 -
用AI捏造“頂流明星在澳門輸了10億”謠言 男子被行拘
公安網安部門查明,網民徐某強(男,36歲)為博取流量、謀取非法利益,于2025年3月10日10時,使用軟件“某書”中AI智慧生成功能,輸入社會熱點詞制作了標題為“頂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賭輸光十億身價引發輿論海嘯”的謠言信息,并通過互聯網平臺對外發布,造成謠言迅速傳播擴散,引發大量網民議論,誘發相關謠言、話題等頻繁登上熱搜熱榜,嚴重擾亂公共秩序。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3-14 -
山西沂州某中學發生火災引發關注 公安:AI合成的謠言
經查,忻州市并未有學校發生火災。網民張某某為博眼球,利用AI軟件合成學校發生“火災”的圖片并發布到個人短視頻社交賬號中,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屬地公安機關依法對張某某查處。
信網 2025-02-24
-
-
防騙進行時 筑牢全民“安全網”
-
-
公安機關公布涉民生等領域網絡謠言8起典型案例
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持續開展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工作,及時發現查處借熱點輿情事件進行造謠傳謠線索,重拳打擊編造傳播涉民生等領域網絡謠言違法犯罪活動。
信網 2025-07-02 -
直播間購物需警惕 市場監管總局和中消協發布消費提示
選擇信譽良好、資質齊全、消費者評價較高的正規平臺進行消費,核實商家的營業執照、經營資質等信息,確保其合法合規?。警惕通過個人社交賬號、臨時鏈接等非正規渠道進行的交易,不要輕信和點擊來源不明的購物鏈接。建議全程在直播平臺內置購物系統完成交易,切勿脫離平臺進行私下轉賬交易。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5-05-12 -
自媒體稱在反間諜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國安部提醒:這流量蹭不得
一個時期以來,國家安全機關創新開展國安新媒體工作,面向全社會開展總體國家安全觀宣傳、國家安全法律法規闡釋、國家安全典型案例解析,廣大人民群眾理解、支持國家安全工作的合力不斷匯聚。然而,個別別有用心之人竟從中嗅到了“商機”,試圖“蹭”國安熱度博取眼球、借機盈利,甚至非法兜售國家安全機關警用標識,干擾國家安全機關工作、影響國家安全機關形象。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5-05-19 -
造謠者均被追究法律責任 公安機關公布10起網絡謠言案件
相關行為擾亂網絡空間秩序,擾亂社會公共秩序,不僅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犯罪。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始終保持對網絡謠言的嚴打高壓態勢,堅決遏制網絡謠言高發頻發態勢,切實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信網 2025-04-17 -
針對惡意虛假擺拍等4類短視頻營銷亂象 網信辦出手整治
通過開展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突出問題,從嚴打擊惡意虛假擺拍、散布虛假信息、違背公序良俗、違規引流營銷等惡意營銷亂象,切實維護網民合法權益,推動短視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 2025-04-15 -
你聽說的VS我知道的 | 近期這些謠言,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青島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提醒廣大網民,增強辨別意識,不輕信網絡傳言;提高法治意識,不傳播謠言信息,共同守護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
信網 2025-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