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體育之城”,推動消費擴容
西海岸新區今年已舉辦體育賽事活動62項,拉動消費約2億元,下半年計劃舉辦40余場國內國際賽事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從“村超”到“蘇超”,從路跑到電競,在文旅產業持續火爆的背景下,體育賽事的吸引力和拉動力日漸凸顯。
西海岸新區敏銳地探察到了這一趨勢。自2023年入選山東省省級體育消費試點區以來,新區以發展賽事經濟為引領,通過完善“機制體制+賽事招引+產業融合”的“三位一體”模式,讓體育賽事成為展現新區城市精神、經濟活力和人文魅力的重要平臺,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的重要力量。“體育之城”,日益成為西海岸新區的嶄新名片。
賽事活動覆蓋全域貫穿四季
記者從西海岸新區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5年以來,新區已成功舉辦世界跆拳道精英選拔賽、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全省滑雪精英挑戰賽、青島西海岸半程馬拉松等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62項,其中國際級1項、國家級7項、省級8項、市區級46項。這些賽事活動共吸引24萬人次參與,拉動消費約2億元,新區也因此成功獲評山東省促進體育消費擴容升級成效明顯地區。
“新區創新實施‘1+5+N’賽事模式,即每年至少舉辦1項國際賽事、5項全國高水平賽事和N項不同規模特色賽事。”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和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管善勇介紹,今年新區發布“賽事100”計劃,涵蓋足球、籃球、無人機、電競、路跑、賽艇等多個項目,形成覆蓋全域、貫穿四季、全齡參與的賽事活動體系。
依托自身自然稟賦和特色優勢,西海岸新區策劃舉辦了一系列賽事活動,不斷做強“賽事+文旅”,推動體育賽事與文旅、住宿、餐飲等業態資源融合發展。新區推出“跟著賽事去旅行”線路,將登山、騎行、釣魚、水上等賽事與金沙灘、藏馬山、大珠山小珠山等景區聯動,打造“賽事即景點、比賽即旅游”的消費場景。
持有球票即可低價入住29家區內品牌酒店,并免費游覽大珠山、野生動物世界等5處景區;完善大學城體育中心周邊服務配套,聯動區內優質企業開展新區特色產品展銷活動……今年以來,新區共舉辦中超聯賽主場賽事9場,累計觀賽人數超12萬人次,累計拉動消費超4000萬元,將賽事“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
推動賽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體育賽事行業全景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體育賽事行業總規模將突破5萬億元,較2020年實現翻倍增長。其中,“賽事+文旅”項目帶動周邊產業增長超30%,賽事經濟正從“門票經濟”向“體驗經濟”轉型。
西海岸新區正抓住機遇,深化“體育+”多業態融合發展,通過舉辦高品質賽事、優化賽事服務、創新宣傳方式、打造特色IP等舉措,全面提升賽事引流能力,推動賽事經濟高質量發展。
7月11日至13日,第四屆“無畏契約”全國大賽總決賽在鳳凰之聲大劇院舉辦。這是瓦賽首次落地北方城市,共吸引約3萬名年輕玩家,有效拉動了文旅熱度,也開啟了下半年西海岸新區發力賽事經濟的序幕。
據介紹,下半年西海岸新區共計劃舉辦40余場國內、國際賽事,涵蓋水上運動、電子競技、航空競技、體育文化等多個領域。
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期間,新區將舉辦青島時尚體育節,包括第三屆“青島西海岸杯”全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2025第十三屆海西杯全國三大球邀請賽、新區首屆沙灘排球邀請賽等10余項體育賽事活動,將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城市文旅有機融合,進一步增強城市活力。
今年10月,2025亞洲賽艇海岸賽、“飛北”全國青少年航模(無人機)總決賽也將陸續在新區開賽。
努力發展賽事經濟的同時,西海岸新區也在持續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優化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打造更加全面的“體育之城”。截至目前,新區建有各類健身場地5054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23平方米,區、鎮(街道)、社區(村)三級健身設施網絡不斷完善,全民健身設施實現社區(村)全覆蓋。
在“影視之都、音樂之島、啤酒之城、會展之濱”之外,“體育之城”正成為西海岸新區熠熠生輝的新名片,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體育力量。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