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女生為交社保“被負債”200萬 這些社保知識你應該知道
“你不當法人社保就給你交不了”,北京的李女士怎么也沒想到,昔日領導一句話,竟讓她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負債”200多萬元。話題#女生為交社保被負債200萬#沖上微博熱搜,受到眾多網友關注。
企業不交社保屬于違法行為
據李女士講述,在就職某公司期間,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某以“關系好”為由,要求她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唯一股東,并表示“不答應就不能繼續繳納社保”,法律意識薄弱的李女士同意了。
然而,張某利用公司大肆舉債,導致公司背負巨額債務。2024年,一位債權人將李女士、公司及張某一并起訴,索要200多萬元欠款并申請了財產保全。
從天而降的債務和凍結令,讓李女士的生活陷入困境。好在法官的幫助下,李女士卸下了這口從天而降的“黑鍋”。目前,李女士已卸任前公司法定代表人,恢復了正常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這是具有法律強制規定的。部分企業為了節省成本,不給職工交社保,這屬于違法行為。
企業不交社保,職工如何維權?
李女士的案例絕非個例,怕丟工作、怕斷保障……隱性脅迫的背后是勞動者的弱勢處境。
如企業不交社保,職工應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只要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勞動者均應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稽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責令用人單位進行補繳。
如果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稽核后用人單位仍不補繳,勞動者自行補繳的部分,可以通過勞動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方式請求單位承擔責任;
如用人單位未繳納部分險種,導致不能享受社保待遇的,可提起勞動仲裁,主張未能享受社保待遇的實際損失。例如未繳納醫療保險,就醫后不能報銷部分可作為損失主張賠償;
如用人單位未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勞動者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可提起勞動仲裁主張權利。
社保繳費
企業、職工分別承擔多少?
企業職工社保包含五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勞動關系一旦建立,用人單位就應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
社保繳費分為單位部分和個人部分,繳費比例有明確法律規定。以北京為例:
養老保險,單位承擔16%,個人承擔8%;
醫療保險(含生育),單位承擔9.8%,個人承擔2%+3元;
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各承擔0.5%;
工傷保險,單位最低0.2%~1.9%,個人無需繳納。
社保具體要繳多少錢,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來算算。
那么,按“最低線”來繳社??梢詥幔坎恍校 吨腥A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職工本人。
靈活就業人員如何參保?
不在企業工作的靈活就業人員(包括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從業人員),一般只交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養老保險
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繳費由個人承擔。
可以在參保地所在省份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可選擇按月、按季度、按半年、按年等方式繳納。
可根據個人情況靈活選擇中斷或恢復繳費,前后繳費年限合并計算,不會因中斷而減損權益。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滿足最低繳費年限條件的,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享受的待遇與企業職工一樣。
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繳費方式按年、按檔次繳納,繳費檔次按照當地人社部門公布數額為準。
目前,全國絕大部分城市已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靈活就業人員可選擇在戶籍地或就業地參保。
另外,靈活就業人員還可以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增加補充養老渠道,進一步提高退休后的養老保障水平。
醫療保險
除了基本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交醫療保險,并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具體來說,靈活就業人員需要自行到戶籍地或居住證所在地的醫保經辦機構(或稅務部門)辦理↓
(央視新聞客戶端綜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