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類飲食習慣可能暗藏健康風險!青島市疾控中心提醒→
盛夏時節,海鮮燒烤、生腌醉蟹等生冷海鮮成為許多人的消暑美食。然而,這類飲食習慣可能暗藏健康風險,甲型肝炎(簡稱“甲肝”)病毒或許正悄悄藏匿其中。28日,青島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醒,夏天別讓不當飲食成為健康的隱患,市民應關注甲肝防護知識,讓享受美味沒有后顧之憂。
甲肝是一種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臟損傷為主的急性傳染病,雖然預后良好、一般不轉為慢性肝炎,但也會造成肝臟損傷,還是要注意個人預防。感染甲肝后,身體會發出哪些“求救信號”?市疾控中心專家汲璐君介紹,市民可能出現食欲不振、厭油、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肝區痛、肝功能異常;尿色加深、鞏膜和皮膚黃染;全身乏力、畏寒、發熱等。
汲璐君介紹,甲肝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食用或飲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海產品、蔬菜、水果和水源,以及接觸感染者的糞便后未洗手進食等,都可能讓甲肝病毒有可乘之機。不過別擔心,只要做好這三個關鍵環節的防護,就能有效預防甲肝病毒感染:
首先是飲食安全,不吃未煮熟的食物,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海鮮(一般情況下,100℃加熱5分鐘就可以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生熟食材分開處理,水果蔬菜洗凈或去皮,不飲用生水。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餐具應高溫消毒,避免與甲肝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個人用品,照護甲肝患者時要注意手衛生、飲食衛生。
此外,接種甲肝疫苗是預防甲肝最經濟、有效的措施。目前,甲肝疫苗已經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滿一歲半的兒童可以免費接種1劑次的甲肝減毒活疫苗。同時家長也可以選擇自費的甲肝滅活疫苗,甲肝滅活疫苗需接種2劑次,1歲半和2歲各接種1劑。成人若有接種甲肝疫苗的需求,可自愿、自費選擇接種。
汲璐君提醒,夏季享受美食的同時,務必警惕“病從口入”,若食用海鮮后出現持續乏力、黃疸等癥狀,請及時就醫排查。(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
[來源:觀海新聞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