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7月18日訊 近日,平度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團隊成功運用密網支架植入技術,為一名顱內動脈瘤患者拆除了這顆危險的 “不定時炸彈”。這一案例的成功標志著平度市人民醫院在腦血管疾病微創治療領域取得新突破,更為眾多顱內動脈瘤患者提供了精準、高效的治療新選擇。
突發險情:顱內藏 “炸彈”,常規治療遇難題
今年67歲的患者張先生(化名),因頭暈癥狀入住醫院神經內科。神經內科劉彥偉副主任醫師為其進行了詳細的腦血管造影檢查,結果發現張先生顱內存在一處直徑約11毫米的未破裂動脈瘤。劉彥偉副主任醫師第一時間聯系神經外科崔恩東副主任醫師會診,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家屬同意手術,張先生隨即轉入神經外科接受充分雙抗治療,等待手術。
顱內動脈瘤就像一顆潛伏在人體內的 “不定時炸彈”,它是由于腦動脈壁結構異常,在血流沖擊下局部膨出形成的瘤樣結構,一旦破裂出血,致死率和致殘率極高。
傳統的治療方式主要有開顱夾閉術和彈簧圈栓塞術,但張先生的動脈瘤是未破裂顱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位置特殊且形狀不規則,開顱手術風險極大,而普通支架植入加彈簧圈栓塞手術,術后復發幾率又很高,常規治療方式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精準突破:密網支架顯神通,多科協作保平安
針對張先生的復雜病情,神經外科主任張建斌、崔恩東副主任醫師以及團隊展開多學科會診并反復研討,最終決定采用先進的密網支架植入技術為其治療。
該技術通過在血管內植入一種特殊的金屬網狀支架,能改變血流動力學,減少血流對動脈瘤壁的沖擊,促進瘤內血栓形成,從而實現動脈瘤的閉塞,達到治療目的。相較于傳統治療方法,密網支架植入技術優勢顯著:創傷小、恢復快、復發率低,尤其適用于復雜、難治性的顱內動脈瘤。而且手術風險較低,治療效果確切。
手術方案確定后,張建斌主任向醫務科匯報,申請臨時采購一例密網支架。在院領導的協調下,各職能部門快速響應,成功完成了密網支架的采購。
手術當日,在麻醉科、介入手術室等多科室的密切配合下,神經介入團隊憑借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將密網支架精準地植入到患者動脈瘤所在的血管部位。整個手術過程十分順利,術后病人恢復良好,無任何并發癥,術后 3 天便可以步行出院。
技術引領:守護健康不停步,精準治療惠民生
“密網支架植入技術的成功開展,是醫院神經介入治療領域的一次重要跨越。” 神經外科主任張建斌表示,“這項技術為顱內動脈瘤患者提供了一種安全、有效的微創治療手段,能讓更多患者免受開顱手術的痛苦,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今后,我們將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引進更多先進的治療理念和技術,為廣大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據了解,未破裂顱內動脈瘤(UIA)在人群中的發病為少數,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UIA 檢出率逐漸增加。大多數未破裂顱內動脈瘤是偶然發現的,通常無癥狀,至于選擇手術還是保守治療,還需請專業人士評估分析。
高血壓、高血脂、吸煙、酗酒等都是顱內動脈瘤的高危因素。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像密網支架植入這樣的微創治療技術,將為更多腦血管疾病患者帶來康復的希望。(記者 趙彥閱)
[來源:信網-商訊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