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同行,他們走出的每一步都帶著溫度。趕大集“擺攤兒”義診,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送健康。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專家們用行動踐行醫者初心,守衛生命健康。
在大集——驚喜地看上了專家號
6月20日,一輛匯聚著青島優質醫療資源的“健康直通車”駛入了平度市古峴大集。來自青島市市立醫院心內、呼吸、消化、骨科等科室的14位骨干專家支起桌子,開始“擺攤兒”。他們身后橫幅上的“‘醫心向黨二十載·精準強基護健康’康復大學青島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在崗20年專家團隊惠民強基義診”的大字很快吸引了趕集的村民前來駐足。不一會兒,專家們的“攤前”就排起了長隊,有的一邊排隊一邊打電話給親朋好友:“市立醫院的專家來大集上免費看病了,趕快來!”不久,測量血壓、血糖,評估骨關節病等項目前人頭攢動。不論是趕集路過還是看熱鬧的村民,只要在診桌前坐下,提出自己的健康問題,就能夠得到專家的耐心專業解答。
“我就是從平度走出來的醫生,能以專業所長回饋養育我的土地,感覺內心真的無比踏實和幸福。”腦科中心本部神經外科副主任譚守剛的診桌格外忙碌。這位平度籍專家還擔任著平度市第五人民醫院專職聯絡人,一直為家鄉帶來優質醫療資源而奔波。致力于神經外科20余年的譚守剛對未來充滿期許:“我會努力當好聯絡員,將更多優質的專家和技術引回來,讓父老鄉親在家門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為‘健康青島’筑牢平度這一環。”
在萊西——“市立號”健康“巴士”開進企業
6月25日上午,一輛懸掛著“青島市市立醫院醫療集團(萊西院區)乳腺外科巡診”條幅的大巴車開進萊西,青島市市立醫院普外科中心乳腺外科主任張思浩帶領團隊聯合萊西市醫療集團乳腺外科、超聲科、腫瘤科專家,為駐地企業女性帶來了專業的乳腺體格檢查與便捷的超聲篩查服務。聞聽專家團隊送健康,女職工們一個個喜出望外,紛紛前來排隊就診。針對檢查中發現乳腺異常的患者,專家團隊耐心細致地給出專業診療建議,并指導其進行進一步檢查。同時,各位醫生們也化身科普達人,從常見乳腺良性疾病防治,到乳腺癌早期癥狀、高危因素及預防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民眾答疑解惑。
義診結束后,專家們聚集一堂,召開“醫路同行——乳腺癌診療院際交流會”,聚焦乳腺癌診療難點、熱點,圍繞早期篩查、晚期診療、手術實操等展開深度交流,在思維碰撞中分享經驗、破解難題,為提升集團乳腺癌診療水平、推動學科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3年青島市市立醫院整體托管萊西市醫療集團,打造了“城市三甲醫院托管縣域醫共體”的青島樣板。兩年多來醫院選派近百名專業骨干常駐萊西,并依托“名醫工作站”“候鳥”醫生、惠民強基基層項目等,不斷加強與基層醫療機構的合作,創新性推動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共享,讓轄區患者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在學校——為孩子開啟“護眼啟蒙課”
“原來耳垂上的小區域,竟和眼睛健康緊緊相連!”6月5日,一堂生動的“中醫護眼啟蒙課”在青島市市南區燕兒島路幼兒園里開講,生動有趣的內容引來孩子們一陣陣驚呼。授課老師正是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中醫科護士長牟靜。
為了能更好地讓孩子們理解講解的內容,牟靜先用動畫演示“眼軸是怎么變長的”,結合中醫“肝開竅于目”理論,告訴孩子們熬夜、挑食對眼睛的“隱形傷害”,讓他們從小樹立良好的用眼意識。當講到耳穴藏著“護眼密碼”時,孩子們瞬間被手冊里的“耳穴地圖”吸引,不由地驚訝道:“原來耳垂上的小區域,竟和眼睛健康緊緊相連!”示范眼保健操時,孩子們對照手冊里的“分步圖解”,小手掌認真貼合眼眶,學著按壓睛明穴、四白穴,稚嫩動作里,藏著對“清晰世界”的向往。
專家還現場給孩子們發放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指南》《兒童中醫保健知識手冊》,讓他們把“護眼課”搬回家。孩子們舉著手中的冊子,爭先比對著書中的插畫,有的湊在一起研究穴位貼紙怎么貼,有的興奮地說:“回家要教爸爸媽媽做耳穴按摩!”一堂生動的“護眼啟蒙課”,從此給孩子們心里種下了“學會愛護眼睛”的種子。
在社區——為居民送上關鍵時刻能救命的技能
“這些技能非常實用,關鍵時刻能救命!”
6月27日上午,市南區湛山街道的同心圓廣場上,一場由青島市市立醫院檢驗科、急診科黨支部聯合社區舉辦的“健康守護站——家門口的急救課+健康解碼日”主題活動火熱開展,現場氛圍熱烈,居民參與熱情高漲。
現場急診科急救團隊進行了心肺復蘇術(CPR)的詳細講解和標準操作演示,并特別設置了一對一實操指導環節,讓居民真正上手練習,掌握關鍵技能。針對家有嬰幼兒的家庭,團隊還專門演示了嬰兒氣道異物梗阻(嗆物)急救法(如海姆立克急救法),傳授家長們在緊急時刻保護孩子的有效方法。居民紛紛表示:“這些技能非常實用,關鍵時刻能救命!”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超54萬,90%發生在醫院外。而普及心肺復蘇技能,提升全民急救意識,是提高院外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的關鍵。為了提升公眾急救能力,抓住“黃金救援時間”挽救更多生命,青島市市立醫院創建了應急救援培訓基地。多年來,培養了國家級、省級救護師42人,他們利用業余時間,連續多年到機場、賓館、學校、建筑工地、社區、廣場等公共場所,舉辦急救知識講座培訓,向萬余人普及了應急救護知識。
“醫”心為民,萬里同頻。不論是在遠隔萬里的雪域高原,還是在充滿煙火氣的大集、鄉村、社區、學校,他們的心都在同一“緯度”有力跳動。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卻從來腳踏實地,把對病人和生命滾燙的愛化作溫情守護。一次次義診、一堂堂科普、一場場培訓、一臺臺手術……如同涓涓細流,在這片土地上灌溉出一片枝繁葉茂的“生命綠洲”,用愛與奉獻撐起一片生命的蔭涼。
文/通訊員 徐福強 記者 叢黎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