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2類新興產業項目環評可實施告知承諾審批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29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介紹第四批優化營商環境惠企措施相關情況。過去兩年,市生態環境局持續推出惠企政策“組合拳”,累計出臺三批共43條措施,政策內容涵蓋審批服務、執法監管、惠企幫扶等關鍵環節,惠及市場主體5200余家(次),完成1100個省市重點項目環評服務。最新推出的第四批19條惠企措施將與以往政策相結合,推動生態環境服務再升級,精準幫扶市場主體,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項目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環評審批是建設項目依法開工建設前必須完成的重要一環。青島生態環境部門以主動服務為方向,圍繞磁存儲芯片、先進封裝、新型顯示技術、新技術電池、新型儲能、無人機、機器人等12類新興產業類項目,提供從實驗研究、中試到生產的全過程生態環境指導服務,經行業主管部門確認屬于新興產業、不涉及一類污染物排放、編制報告表且選址位于產業園區或者工業集聚區的,項目環評可實施告知承諾審批,支持青島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青島積極探索改進環評審批模式,不斷擴大“簡化環評”試點區域,今年新增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即墨區靈山醫藥產業園等5個試點園區試行告知承諾審批、打捆審批等改革舉措,至此試點區域已覆蓋全市28個產業園區。同時,在青島海洋高新區海洋裝備產業園、青島西海岸新區交通商務區、青島西海岸新區王臺西片區3個試點產業園區內,對符合條件項目實行環評審批豁免;在萊西經濟開發區、青島中德生態園2個試點產業園區內,對符合條件項目實行環評文件降級、告知承諾審批等改革舉措。在2個重點行業試點開展AI智慧環評服務,輔助企業開展前期項目策劃。
護航經濟發展,服務是關鍵。生態環境部門創新推行“圓桌式”座談幫扶,把“背對背”的管理模式變成“面對面”的交流,企業提出問題,監管部門建立“收集—交辦—反饋”全流程臺賬,明確責任人和辦結時限,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開展“點單式”執法幫扶,一方面,搭建“線上+線下”點單平臺,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幫扶;另一方面,推行“柔性執法+點單服務”融合模式,實現了從“事后罰”到“事前幫”的轉變。此外,聚焦重點行業編制“一業一冊”環保合規指引手冊,推動執法幫扶從“個案處理”向“行業覆蓋”轉變。
除了新增13條惠企措施,生態環境部門還通過對以往惠企措施修改完善升級形成6條舉措,確保政策始終貼合企業發展需求。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