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午提交材料,下午10項證書全部到手”
記者 王凱 通訊員 胡全福 王孜祎
“太有效率了!上午提交材料,下午10項證書和審批意見全部到手,為我們搶出了寶貴的建設時間。”美國亞德麥斯智能園林機械制造項目建設單位負責人馬超激動地表示。10證同發,半天辦結,是西海岸新區“開工一件事2.0”改革成效的生動注腳。
今年以來,西海岸新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將建設項目開工階段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繳與減免、人防審批、水電報裝等15個關聯性強、辦理頻次高的審批事項,整合為企業視角的“開工一件事”。該項改革通過流程重塑、數據共享和部門協同打破部門壁壘,實現了審批服務的“化學反應”。
“我們通過流程再造與數據共享的深度協同,使企業表單填報壓減60%,材料精簡40%。”西海岸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投資建設二科負責人徐綺介紹。由于該項改革,曾經平均需12個工作日的辦理事項,如今最快壓縮至3日內完成,“10證半天取”的極限速度也成為現實。
7月驕陽似火,亞德麥斯智能園林機械制造項目工地上吊塔林立、機械聲轟鳴,一派火熱景象。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智能草坪機器人等鋰電新能源戶外園林機械設備40萬臺,年產值將突破8億元,填補新區戶外新能源智能動力設備產業空白。“7月中旬剛拿到用地手續就能進場土方施工,3天后就取得建設工程規劃、施工許可等多項許可文件,高效的服務效率讓我們對搶占市場更有信心。”馬超表示。
如何將“開工一件事2.0”的改革紅利最大化?西海岸新區選擇將服務陣地前移,主動填補項目“落地”期的服務空白。針對亞德麥斯等重點項目,西海岸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金牌團隊會同屬地隱珠街道項目服務團隊及相關部門,在土地招拍掛前后的“空檔期”便提前介入,研究制定項目開工建設2.0推進方案。定制化、精準化、跟進式的保障服務,實現了項目“拿地”與“開工”的同步推進、無縫銜接,將項目等待期變為加速期。目前,這項服務已覆蓋新區40個項目,平均審批效率提升75%。
同時,西海岸新區創新采用“多部門協同”“多軌并行”的方式,打破線性審批桎梏,實現項目建設多項手續的融合式集成辦理。這種深度融合的審批模式有力推動了重點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今年上半年,西海岸新區220個重點項目已開工實施189個,開工率達85.90%,其中省市重點項目開工率達到82.7%。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