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半年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超五成 后續走勢如何?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中國經濟“半年報”,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605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得益于各項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政策落地顯效,消費市場活力不斷增強,有力支撐了上半年GDP的增長。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促消費政策力度還將進一步加碼,加之以舊換新資金分批有序下達,下半年消費增長有支撐。
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50%
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458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二季度增長5.4%,比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逐季提升。
對比去年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社零同比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了1.3個百分點,較上年全年加快1.5個百分點。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在加快,市場活躍度在提升,這有力支撐了上半年GDP的增長。”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談及消費市場表現時表示,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認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加力擴圍,帶動了社零增速總體回升。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家電、文化辦公用品、通訊器材、家具等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速都在20%以上。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6月2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額超過1.4萬億元。
“我們估計,上半年以舊換新政策拉動社零增速加快逾1個百分點,這表明以舊換新政策正在成為財政促消費的一個有力抓手。”王青說。
除此之外,上半年消費市場還有諸多亮點。
其中,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商品零售額增長5.1%,消費結構中,服務消費的占比在提升。綠色消費漸成新風尚。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智能家電消費增長仍然較快。
此外,“中國游”“中國購”持續升溫,尤其是免簽“朋友圈”擴大以后,來中國旅游的游客更多,也帶動了國內消費。數據顯示,“五一”“端午”假期,適用免簽政策入境的外國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2.7%、59.4%。
新的消費模式和業態也層出不窮。悅己消費、情緒消費,還有一些新的個性化、多元化消費都方興未艾。
下半年消費走勢如何?
不過,從6月當月數據來看,6月社零同比增長4.8%,增速較上月放緩1.6個百分點,低于市場預期。環比來看,6月社零季調環比下降0.16%,表現明顯弱于季節性。多家機構認為,這或主要與當月多地因資金撥付進度暫停“國補”,導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邊際減弱有關。
對此,盛來運表示,消費政策還會繼續加力。“有關方面已經對外宣布,下半年刺激消費補貼政策已經在陸續出臺,各地也會繼續出臺相關措施促消費。”
李超此前提到,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力度為3000億元,前2批共1620億元資金已按計劃分別于1月、4月下達。按照既定工作安排,將在7月下達今年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
談及未來消費走勢,盛來運認為,上半年中國消費市場在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帶動下趨于活躍,發展態勢向好。這意味著下半年消費發展是有支撐的。“上半年的影響因素、消費態勢在下半年會得以持續。”盛來運說。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促消費政策有望持續加碼,加之以舊換新資金分批有序下達,下半年消費增長有支撐。
王青預計,為應對“出口轉內銷”需求以及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給居民消費信心造成的影響,接下來促消費政策力度還將進一步加碼。
“在各項促消費政策綜合作用下,下半年社零增速會進一步加快,全年有望達到6.0%左右,較上年全年加快2.5個百分點。”王青說。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預計,下一階段,宏觀政策將聚焦兩條主線展開,擴內需就是其中之一。
“在擴內需方面,存量政策還有較大空間。”溫彬說,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額度余量充足,將會繼續在促消費、惠民生等方面發揮支撐作用。
中國銀河宏觀研報提到,盡管6月增速放緩,但政策面和消費升級趨勢有望對下半年消費增速形成支撐。(作者 張紫祎)
[來源:中國網財經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